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考研经验 >  2022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贴

2022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贴

只要开始并为之付出持之以恒的行动,一切皆有可能。

一、个人情况

总分370+,专一117(最高分),专二118,专业课总分前三,复试比初试排名上升十多名。

我本科是普通二本,本专业。一战(19届)报考的是北京某211语用专业,这算是二战。

毕业后,我去国外做了一年汉语教师志愿者。因疫情回国,就在上海某民办高中当了语文老师,一直至今。

我是去年暑假7月10号开始真正有时间看书,暑假是黄金时间,基本上让复习进入了正轨。幸而9月开学我只用带高三一个班,除了工作,就是看书。

包括复试的时候,也带高三,那时还看了很多参考书。很庆幸自己将工作和考研都坚持到了最后,没有放弃。


二、参考书

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官网去年有发布的最新参考书。多关注学院官网,可以查到很多信息,或是找学长学姐也可了解很多资深且最新消息。

当然,往年真题和复试参考书是没有的。


讲下拓展书目:

专一 1.朱德熙《语法讲义》

2.陆俭明《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》《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》(很有必要看,对初复试都有帮助)

3.彭小川《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》(初试考了)

4.胡壮麟 李战子《语言学简明教程》中英文版(初试有涉及)

专二 1.常大群《中国文化》(近两年不考了,可根据以前真题把相关知识点熟悉下)

2.朱勇《国际汉语教师案例与分析》《案例争鸣》(有输入就有输出)

3.孟昭毅 曾艳兵《外国文化史》(书比较厚,可直接背笔记)

三、专业复习线

为节省时间,我找了厦大学姐带路,也为避免在复习中少走弯路,有的放矢。

7月10号开始,我根据学姐建议将月计划以十为单位来做。我做了两张计划表,一张是各科要完成的任务,另一张是记录每天各科的学习时间和情况。

这个方法很有用,它让我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,目标清晰,效率很高,也很快建立了复习框架。十天之后,做了总结,知道自己所完成的任务,

对不足的地方做出了调整。前十天,我将现汉过了一遍,看了视频,做完了《通关宝典》的客观题,《要略》、《引论》、

《概论》这几本重点参考书也都过了一遍,2倍速看完视频,语纲听了几章,古汉了解了一下重点。看视频感觉是一种放松学习,

加快对知识的熟悉,如果时间紧,其实可以跳过。


第二个十天原本是打算开始背《要略》、《引论》、《概论》和做题,但发现笔记和书很难背,所以计划进行得不顺利。

我干脆就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背现汉,十天里我连着笔记和书一起背了一遍,做了2套测试卷。


8月, 背完现汉,就是做题巩固。这个时候再去用平板做了一遍《通关宝典》客观题,然后看错题。

做完了学姐从全国真题中整理归纳的现汉专题训练,跟了【阿琪汉硕】的每日一题,用小本子积累不熟悉的题。

隔段时间就模拟张测试卷,在考前会回到现汉书上把要考的范围大概复习下。


开始背专二了。原本是用艾宾浩斯表格背,发现根本背不动。为尽快过完第一遍,我就新内容为主。

《要略》和《概论》都是在平板上用挖空练习对着书背,在书上把重点标记起来。

《引论》是先背遍笔记,然后隔天做练习册。八月大把时间都在专二,基本上把这几本书背了一遍,背得天旋地转的。


九月开学,也开始二轮复习。我开始做厦大真题,计时做,专二只做客观题,做完之后我都会回到书上标记,这个很费时间,

有很多页码也有些问题,所以到国庆期间才做完真题。专一就归纳有变化的题型,分析它的变化趋势。

白天没课的时候在办公室用平板和书再背《要略》和《概论》,用【粉笔考研】刷题,《引论》就在房间用书背。快到九月底时,10套测试卷也写完了。


十月,开始看案例分析拓展书,将《引论》、《概论》上能用到的知识点用笔记本归纳了一些。

也开始看《外国文化史》,不过书太厚了,最终没看完,就用笔记和学姐给的卡牌资源背。《要略》和《引论》也是书和Anki卡牌资源结合着背。


十一月,开始二刷厦大真题,这次是刷分类的现汉客观题和专二的各科题,培养题感。把错的题圈起来,再背一遍。

这时开始背《当代教育学》,只背书,没有看笔记,然后再去做遍真题。《语纲》的话,看了一遍书,背自己以前的笔记,挑重点背。

我顺便把《概论》《引论》《教育学》的书本框架梳理了一遍。8号写了第一篇案例分析,后面又练了一次。

11月中旬考了第一次模拟考,考得很不好,基础比较好的现汉也考得很差,太久没有去翻书了,专二考得也不理想。

看到问题后,我就立马去背现汉,疯狂用书和Anki背专二,尤其是外国文化,我自己又买了很多记忆卡牌。第二次模考的成绩就上来了,总分有240+。


十二月,三刷真题,主要是看,尤其错题。专业课也基本就是查漏补缺,大量和反复背,一直到考前一天。

四、复习方法

我的公共课比较拉胯,主要还是靠专业课托着,这里就讲讲专业课吧。

1、专一

我本科就比较喜欢语言学,本科论文也是关于语法。加上一战考语言学,哪怕时隔三年,我的现汉就应该还是有些基础,复习起来比较轻松。

那时候看了很多论文和拓展书,也做了很多笔记,多少是种积累。


现汉的练习就上面提到那些,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各学校真题。书上的知识点要看得很细,每个例子和注解,都是让你对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。

我是把主客观所有知识点先背一遍,有个知识系统框架,然后做题巩固,会思考比较有问题的题和答案,不懂就问,翻书求证。

错题和不熟悉的题会摘抄下来,回到书上再看一遍,在题旁标记页码且写反思总结,主观题就归到一起再背一遍。


厦大的现汉近两年越来越灵活,需要思考的主观题分析题是趋势,更多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。所以现汉除牢记知识点外,还要落实到思考和写上,更要有反馈。

10套测试卷很有用,不仅可以隔段时间测试复习效果,也弥补就了我以前光背不写的缺点,还锻炼了应试能力。

另外,有时间要多看论文和拓展书,尤其陆老的书,可以帮助打开解题思路。只要看了,都不会白看,都在积累。

我现汉就是通过做题发现问题,从基础到专题训练,到综合测试,再到强化训练,查漏补缺,这过程中会不断翻书和笔记去掌握不熟悉的知识点。

后面发现长时间不碰现汉,框架有点散了,就立马系统地从头到尾背一遍,总共就这么背了2—3遍的样子,但我书其实翻烂了。


现汉的习题都会有些问题,碰到有错误的地方,尤其也不确定自己到底对不对的时候,的确很浪费时间,但也不要过多纠结,这是很正常的。

 有问题的练习好处是可以让我们思考,加深记忆和理解。


先现汉后语纲。我是后面才着急忙慌地来认真看书和背笔记,考试前一晚,也是背语纲。

从真题情况看,厦大老师喜欢考类型学和语言接触,所以语法和语言接触这几个章节考要重点关注,尤其是有关中外语言对比的知识点。


古汉上面没说,其实是每天都要学的。我就基本每天花个30-60分钟时间看古汉。

先是每天做篇笔记的标点,做完为止。后面就读文选,看翻译,记些重点字词等。虽说古汉很难全部拿到分,但还是得每天花点时间看,保持语感。


2、专二

专二我基本从零开始。先把《要略》《引论》《概论》这几本重要的书通读一遍,看些视频了解重点,然后开始做《要略》《概论》的挖空背诵,

在书上标记重点,《引论》就是背章笔记,做章节练习,回到书上标记。做真题时,回到书上标记考过的内容。

《要略》《概论》就是挖空背诵+书完整过了3—4遍的样子,后面加上用手机刷题,然后《要略》还结合记忆卡牌包用手机不停地背,《概论》就是挖空+书反反复复,《引论》是一遍一遍过书,也结合卡牌背了几章。《外国文化史》和《教育学》可以稍晚些准备。

外国文化没有具体参考书,多侧重文学方面,我是用Anki卡牌拼命刷,加上笔记。《教育学》历来考得少,我就把感觉会考点标记起来,

一遍一遍背书,没怎么背卡牌和笔记,重点章主要就那几章。《教学论》我没有看书,偶尔看下笔记,主要是看和《引论》有出入的地方,

据说是跟《引论》很多知识点都重合的。


专二我没有做全国真题,《要略》后期用练习册了查缺补漏,是将全国真题按章节分的。

厦大的真题很重要,复现率很高,后期要多刷,如果考试发挥得好就没问题。我应试能力不好,原本专二也可以拿高分,估分时都要被自己气死。


五、时间安排

对于在职考研党来说,时间管理,对平衡学习和工作无疑是最关键。既然决定考研,那就始终要把重心放在学习上,

每天念念不忘,尽量刨除工作和生活上的杂事,哪怕不费时间,但是也会分散精力和专注力,鸡零狗碎的事容易让人静不下心,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

关于时间安排,建议把时间切割,先大后小。可以先做个十天的任务计划,再量化到每天,在每天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要确保做固定的事情,

相当于一天的时间有了一个框架,也有脉络,学习会更高效。其余时间灵活安排学习任务,记录每天的学习时间和情况,可以监控调整。


计划不需要多完美,也不是觉得没法完成得很完美就不坚持了。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你进入某种状态,静下心,梳理思路。

我暑假基本每天都是5点半起来,洗漱好背一个小时左右的单词,11点半到1点半这段时间做饭+吃饭+看政治视频(7月20号开始看),

1点半到2点午休,起来做2小时英语,晚上10点跟【何凯文每日一句】,测试卷在晚上做,晚上11点左右睡觉。

这些基本是固定的,其余时间就是灵活安排专业课复习,这样子有调整空间,有固定安排也容易坚持。


等到开学,就根据学校作息时间调整。等天气慢慢变冷,也会赖床,但闹钟起床时间没变,给自己一些缓冲时间,保证在6点之前起来。

早上背完书(刚开始背英语,后面背《引论》《教育学》),就快速收拾赶8点上班卡,有时候是赶7点多的早读。我们没课的话,也必须在办公室坐班。

办公室很嘈杂,所以我在办公室基本只背专二。我觉得要效率高的话,就用手机刷题或背卡牌,速度快,可以更好集中注意力,

减少外界干扰,别人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。背专二书和挖空也可以,但很容易受干扰。像排队、厕所、走路这些碎片化的时间也可以利用起来。

中午一般11点吃饭,吃完饭回来都是看政治,然后午休一会儿,下午2点上班。工作完成的话,就还是背专二,一般到5点吃饭。

晚上没晚自习就回来看专一和搞一两个小时的英语,晚上10点照例跟【每日一句】,然后洗漱。

后面时间紧张,就设早上4点半的闹钟,保证自己可以在5点之前起来,早上就多了背书时间。

我将自己确保能在固定时间做同样的事情列出来,打印成时间表,形成时间框架,白天空格的地方就是备课和背专二。


六、心态调整

除了专注高效和时间管理,一个好的心态,尤其是对于在职考研二战的人来说,真的非常重要。

压力和焦虑会来源于很多方面,像目标院校定太高,二战,时间不够,找不到状态等等。这些都是很正常的,每个人都会有各种情绪焦虑。

但不管怎样,都要正视自己的情绪,告诉自己,给自己一些时间,慢慢都会好起来的。


暑假我前十天学习很投入,效率也比较高。但可能一下用力过猛,十天过后,就有了进度焦虑,有几天食不下咽,寝不能安,效率很低。

包括整个八月,都一直很焦虑,总感觉进度比别人慢一大截,好像做什么都来不及。午休睡不着,晚上也失眠,不想学习,

熬夜刷《觉醒年代》,甚至想八月底干脆辞职回家好了,那段时间一下瘦了很多,创体重新低。


我一直在想,开学可能会好点,按学校作息规律,情绪状态应该也会稳定,就这么慢慢熬到开学。

刚开始,还不太适应。后面每天按作息就这么按部就班,还能跟同事说说话,吃饭时聊聊天,状态确实有好很多,也不焦虑了。

当然,中间也不是没有崩溃的时候,像办公室很吵,考试监考阅卷,有时准备材料或课啥的,这些降低学习效率,占去学习时间的事情都会让我很着急。

但我会想办法去抵抗环境的干扰,该工作时就专注工作,先做紧急重要的事,然后才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。

尽管工作的确会占用时间,但相教较于学习,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种放松的方式,每天都能在工作时缓解下学习的紧张。

我会看到边工作边学习的积极面,这使我更容易坚持下去。也会经常告诉我自己,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

也就等于选择了走条路所要付出的代价,你所付出的努力并不会比别人少。


七、备考建议

1、如果你是在职背备考,那就沉下心,尽量不要让会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干扰到你,重心要始终在备考。

2、工作的事情能提前做好就提前,不要临时抱佛脚,比如我都会提前备好每节课,准点打卡。不然工作上出乱子了,

你容易归咎到学习上,结果两头乱,你会觉得你平衡不了学习和工作,容易有挫败感。


3、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每天一定要做点跟考研有关的事情。比如我会每天再在晚上10点的时候都写【每日一句】,

哪怕那一整天都忙工作没有看书。我觉得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我觉得我一直在坚持考研这件事情。


4、不要把工作带回家。下班的时间才是真正学习的时间,要好好珍惜,所以工作就要在工作时间里高效完成。

5、焦虑的确没什么用,只会浪费时间。要正视自己的情绪,及时采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方法,比如整理东西,列计划表,倾诉等。

要拼了命学的话,每天睡眠不足,都没时间焦虑。


6、可以崩溃,可以哭,也可以着急,但就是不要放弃。

最后,祝大家成功!未来可期!

考研资料购买流程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 9:00—23:00
厦门大学考研网由毕业研究生组建,本网站与学校官方无关,为研究生自主创业,厦门大学考研网全心全意为每位考研学子服务,提供全方位的答疑解惑以及相关资料和一对一辅导服务。
有考研相关问题的同学们可以点击“QQ在线咨询”联系研究生学长/学姐哦 QQ号:3505185121


电话:

可以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加微信来咨询哦,这也是最方便最快捷的咨询方式啦,今天我们是你的师哥师姐,明天我们将是上师的校友!

微信二维码

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
  • 1.考研资料、真题、笔记等
  • 2.考研免费答疑
  • 3.考研一对一辅导
  • 4.考研暑期集训营

  • [关于我们] [订购指南] [常见问题]
  • 学校招生问题请直接致电各院系,本站只提供相关资料、真题、一对一辅导等产品和服务。
  • 资料最后更新时间:2023-12-01

  • 资料购买流程
    • 1、进入[考研资料]查找资料;
    • 2、选中您所需资料,点击[加入购物车];
    • 3、填写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;
    • 4、填写完信息后[确认下单],并付款;
    • 5、次日发货.【订单查询】
    支付宝合作伙伴 互联网协会认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