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简单说明一下我的情况,我本科是一个理工类985,通过了法考和六级,严格来说不是一战,第一次报考的是法大,大四法考结束之后开始准备,
当时有我自己心态问题、也有感情问题,总之准备了相当于没准备,只在最后十天左右开始突击背诵了一下。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把我的经验当做一战经验来看。
一、择校
报考厦大是综合考虑的结果,首先我已经比同龄人晚了一年,所以希望求稳,其次,厦门是一个环境很好的城市,我
也比较想去南方待几年,当然最重要的是,厦大的法学很好,而且很美。
二、公共课备考经验1、政治80分,考完之后对了一下选择题答案,是45分。
(1)资料准备
我跟了徐涛老师的网课,用的教材是高教版红皮,也跟着徐涛老师的背诵计划背过二十天,正常应该是30天,我后期有点懈怠了。
练习题刷了两遍肖老师的1000题,刷了一遍考研汇app里的习题。考前做了肖八和肖四,背了肖四的大题,也有根据徐涛老师的小黄皮做了一些补充。
(2)时间安排7月、8月听网课,做笔记;9月-11月利用零散的时间做练习题、做真题,反复回顾知识点;
11月每天早晨跟徐涛老师的背诵计划;12月做了肖八、肖四,整理背诵了一些重点主观题的答案。
(3)几个心得①对于政治,我个人认为,重在理解而不在背诵,每个考点都能理解透彻,不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,都有助益。
②尽管很多老师都会出教材简化版的小册子,不过我也建议有一份自己的手写笔记,有一份自己的总结大纲,主要原因在于,
记录和总结的过程,会让自己的记忆更深刻、理解更透彻。
③重点安利一下徐涛老师的背诵计划,我觉得很有效果,每天早晨40分钟,积少成多。2、英语82分,考完也对了答案,完形7+阅读40+新题型8分。
(1)资料准备
真题我买了两套2010-2019年、一套2000-2009年的,最后没有做2000-2004年。单词我用的是黄皮书公众号卖的说文解词,
也参考了张红岩老师的红皮托福单词书词以类记。
(2)时间安排7月、8月,做真题的阅读理解,读外刊;9月-10月,按照文章题材,分类背单词,保持至少三天一篇外刊/阅读;11月,新题型、翻译、作文;
12月每天2篇真题阅读,单词复习;考前一个周,刷了一遍近十年的完型,总结了常考词和生词。
(3)备考方法①阅读,建议大家以真题为主,外刊为辅。我一开始做阅读的时候,基本上平均一篇错2-3个,有时候一篇错4个,阅读速度也很慢。
不过随着文章读得多了,掌握了一些频繁出现的单词,也熟悉了外刊的行文逻辑,阅读水平会水到渠成地转好。几个心得:
第一,整理阅读的几个题型的思路。细节考察类,可以通过问题定位到一段具体的长句子,解析句子,得出答案;推测词义类,
可以根据定位词所在句子,联系上下文,判断词义;文章主旨类,可以通过总结各段大义,串联全文逻辑,判断作者的侧重点;
立场态度类,一般会有某一个句子或词语隐含了人物对这件事的观点。
第二,仅供参考的规律,每篇5道题的答案中,包含ABCD四个选项各一个。至于全部阅读ABCD各5个,这个规律已经在往年被打破过。第三,并不建议手译本。手译本其实是把阅读当做翻译来做,在我看来很浪费时间,因为阅读不是精读而是泛读,并且翻译和阅读的文章题材也不一样。
②单词,黄皮书的说文解词,按照法律、政治、科技等等不同的题材把单词分类,很适合我,我自己把生词和熟词僻义整理了小册子,经常翻看复习。
③作文,我作文一直是弱项,所以就没有花太多时间,大作文按照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两个角度,做了两个自己的模板,
小作文总结了一下各种书信的格式和常用语。
④新题型,我听了刘晓艳老师的课,她讲了很多技巧,之后我自己各个题型做了几篇。⑤做题顺序:小作文、大作文、阅读、翻译、新题型、完型
(4)考场心态
英语这场考完我就决定,如果成绩过得去一定要写一下考场心态的经验。英语这次考了notice,我没有准备过,大作文也是我不擅长的对话描述,
作文花了一个半小时。而且考英语的时候我坐在靠门的位置,有一位监考老师一直站在我面前看我答题。考试刚开始的半个小时内,
我正在为作文焦头烂额的时候,有两位同学先后起来换答题卡,巡逻考场的老师因此从我面前进进出出好几次。
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,我使用的心态调整方法主要有:喝水深呼吸冷静、放下笔让自己放空一分钟、强行微笑纾解烦躁、
告诉自己没关系大不了完形不做了等,亲测非常有用。如果大家在考场上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题型和考点,或者考场环境不好影响到你,
或者时间紧张,一定要尽快调整,硬着头皮坚持下去。
三、专业课备考经验
1、资料
2007-2019年真题、法条《民法总则》《宪法》
朱福惠老师《宪法学原理》第二版
张文显老师《法理学》第四版、第五版
陈立老师《刑法学总论》第七版
柳经纬老师《民法》第五版
刑法分论:人身犯罪、财产犯罪、贪污贿赂犯罪,三章重点,复习了本科课堂笔记和法考笔记。
2、各科备考心得
宪法学注重法条的考察,一定要结合法条理解知识点,一些重点法条需要背诵,宪法修正案的变动也是要注意的考点。
法理学第五版与第四版相比,做了一些体系上的调整,内容上增加了一些不会考的政治讲话,但除此之外,第五版也有一些新增的章节。
我个人认为,以第四版为主,第五版作为补充,比较合适。法理学分为本体论、法哲学和法社会学,本体论的考察是很基础的,
要背诵的内容教材上也很清晰,法哲学和法社会学的部分重在理解,需要根据题目灵活运用。
民法,我个人觉得这本教材的排版比较乱,而且也有一些错字漏字的情况,再加上出台了民法总则,总论部分很多都需要修改,
所以我只使用了这本书的大纲,没有用内容。民法总则的内容是重点。
刑法,总论的教材讲解很浅,但其实考察的时候会略深一些,所以这本教材的可用性不高,但是可以根据教材设置判断一些重点难点,再根据一些论文加以拓展。3、答题方法
厦大的真题分为简答、法条或名言分析、案例、论述,简答占总分值的40%,分析题和论述题,重在答题的逻辑展开,动笔前先列大纲,尽量把想到的点都写到,注意详略得当、逻辑自洽。